法轮重转发宏愿,石寿什伯泥与铜
谁开奇想凿混沌,十窟鳞比只洹宫。
梦游伊阙老未践,到此目豁先河功。
佛高百寻小径寸,周阿匝宇穷镌砻。
真君坑僧网偶漏,昙曜忍死存大雄。
法轮重转发宏愿,石寿什伯泥与铜。
乘舆数临祷雨验,谁遗都洛捐云中?魏书郦注了可證,剥泐强半埋蒿蓬。
当时伟丽绝一世,植福役遍中原工。
要知陵谷有迁变,自古不坏惟真空。
仁皇神武岁绝幕,驻跸瞻礼岩穹窿。
煌煌宸藻二百载,西羁卫藏北詟蒙。
层喽对佛万籁息,武州水挟如浑东。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题为《云冈山石窟寺》,是对云冈山石窟的赞美与描绘。诗中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引出对云冈山石窟的赞叹,展现了其宏伟壮观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句“戴石塞上山尽童,皱云特起森玲珑”描绘了云冈山的壮丽景色,山峰连绵,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感觉。接下来,“谁开奇想凿混沌,十窟鳞比只洹宫”则赞美了云冈山石窟的开凿者,将石窟比作是混沌初开后的奇迹,展现出石窟的独特与宏伟。
“梦游伊阙老未践,到此目豁先河功”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临伊阙(龙门石窟)的遗憾,但见到云冈山石窟后,心中的豁然开朗,仿佛找到了新的艺术源泉。接着,“佛高百寻小径寸,周阿匝宇穷镌砻”描述了石窟内佛像的高大与小径的狭窄,以及雕刻的精细与复杂,展现了石窟艺术的精湛技艺。
“真君坑僧网偶漏,昙曜忍死存大雄”提到石窟中的故事与人物,如真君、坑僧、昙曜等,通过这些故事增添了石窟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接下来,“法轮重转发宏愿,石寿什伯泥与铜”赞颂了石窟中法轮的转动象征着宏愿的实现,以及石窟的坚固与持久,如同铜与泥的结合一般。
“乘舆数临祷雨验,谁遗都洛捐云中?”表达了石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皇帝多次亲临祈雨,显示出其宗教与政治意义。然而,“魏书郦注了可證,剥泐强半埋蒿蓬”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石窟遭受了破坏与遗忘,大部分已被荒草覆盖。
最后,“当时伟丽绝一世,植福役遍中原工”强调了云冈山石窟在当时独一无二的辉煌,以及它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而“要知陵谷有迁变,自古不坏惟真空”则表达了对时间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的真理的追求。最后,“仁皇神武岁绝幕,驻跸瞻礼岩穹窿。煌煌宸藻二百载,西羁卫藏北詟蒙。层喽对佛万籁息,武州水挟如浑东。”则描绘了清朝皇帝对云冈山石窟的崇敬与保护,以及石窟对周边地区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云冈山石窟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