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陟崇冈,引脰希高风
聊携二三子,杖屦此日同。
悠哉素心人,宴坐空岩中。
真成三秋别,梦想情何穷。
行行陟崇冈,引脰希高风。
忽然两相值,俯仰迷西东。
鳣堂偶休閒,鸡黍聊从容。
不辞腰脚劳,共上西南峰。
佩萸笑长房,把菊追陶公。
遐观众山迥,一酌千虑融。
兴罢复来归,杳霭秋堂空。
窥樽讫馀沥,倚阁闻疏钟。
主人意未阑,骊驹勿匆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奉和公济兄留周宾之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端居感时序,驾言谁适从”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身处静谧之中,却对时光流转感到忧思,似乎在寻找着心灵的寄托。接着,“聊携二三子,杖屦此日同”则展现了诗人与几位好友一同出游的情景,通过“杖屦”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他们漫步山林的悠闲姿态。
“悠哉素心人,宴坐空岩中。真成三秋别,梦想情何穷。”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素心人”,在空岩中宴坐,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相聚时光的无限珍惜。接下来,“行行陟崇冈,引脰希高风。忽然两相值,俯仰迷西东。”描绘了他们在崇山峻岭间行走,偶遇的情景,通过“俯仰迷西东”的描述,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隐含了时间流逝的无奈。
“鳣堂偶休閒,鸡黍聊从容。不辞腰脚劳,共上西南峰。”这里通过“鳣堂”这一典故,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同时,诗人与友人一起享受美食,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乐趣。最后,“佩萸笑长房,把菊追陶公。遐观众山迥,一酌千虑融。”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故事,如东汉的费长房和东晋的陶渊明,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兴罢复来归,杳霭秋堂空。窥樽讫馀沥,倚阁闻疏钟。”这几句描绘了聚会结束后,诗人独自返回,秋堂空寂,只有余酒和稀疏的钟声相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最后一句“主人意未阑,骊驹勿匆匆。”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留下更久一些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但又不失豁达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文化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