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家谋国三为众,蒙叟巢林一已安
出处:《和谢少傅晚步见寄之韵》
明 · 王鏊
疲薾悬知进步难,十年学道得鲵桓。
晋家谋国三为众,蒙叟巢林一已安。
独上高丘时纵眺,偶携稚子亦成欢。
愿公早为苍生起,林下还沾圣泽宽。
晋家谋国三为众,蒙叟巢林一已安。
独上高丘时纵眺,偶携稚子亦成欢。
愿公早为苍生起,林下还沾圣泽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和谢少傅晚步见寄之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谢少傅一同散步的情景,以及对谢少傅寄来的诗作的回应。
首句“疲薾悬知进步难”,表达了诗人感到身心疲惫,似乎难以再进一步的感慨。接着,“十年学道得鲵桓”一句,透露出诗人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修行,虽有所得,但仍然感到局限和不足。
“晋家谋国三为众,蒙叟巢林一已安”两句,运用典故,以晋代和古代隐士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隐逸生活的思考。晋代的谋略与隐士的安逸生活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独上高丘时纵眺,偶携稚子亦成欢”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偶尔带着孩子一同享受自然之乐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家庭生活的温馨。
最后,“愿公早为苍生起,林下还沾圣泽宽”表达了诗人对谢少傅的期望,希望他能早日为百姓谋福利,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能得到圣明君主的恩泽,体现出诗人对社会正义和贤者责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蕴含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