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出处:《腊日四首 其二》
宋 · 张耒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注释
腊云:冬季的阴云。寒不动:寒冷而凝固不动。
残岁:年终。
转萧条:变得凄凉。
雪意:预示着雪的意境。
千山静:千山万岭寂静无声。
天形:天空的形态。
一雁高:一只孤雁高飞。
冰留檐:冰凌留在屋檐。
旧滴:旧时的滴水痕迹。
红:红色的梅花。
寂寞:孤独寂寞。
群儿笑:孩子们的笑声。
因文:因为这首诗。
解嘲:以嘲笑回应。
翻译
腊月的云层寒冷而凝滞,年终的气氛愈发凄清。大雪将至,千山万岭一片寂静,只有一只孤雁高飞在天际。
冰凌挂在屋檐,旧时的滴水痕迹依然可见,红梅已悄然绽放在新枝头。
孩子们在寂寞中欢笑,他们的笑声因这首诗而增添了几分嘲讽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怀。开篇“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腊云即将过去年的云气,未有变化,但年华却在无声中流逝,呈现出时间流转的感慨。
接着“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宁静而孤独的情绪。雪覆盖了千山,使得万物归于沉寂,而那一只高飞的雁,更显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孤傲。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细腻地描摹了冬日景致。屋檐下的冰挂依旧在那里滴落,而杏树上则有了新的红色,这是时间流逝与生机勃发的对比。
最后“寂寞群儿笑, 因文更解嘲”,诗人通过观察孩童的欢笑,感受到了一种生命力与希望。即便是在深冬的萧条气氛中,也有孩童的笑声穿插其间,而这种对文学的热爱,更是让诗人感到慰藉。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更迭、生命力与希望并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