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全文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

出处:《送莱芜萧簿
明 · 李攀龙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
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
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
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
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
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

鉴赏

此诗《送莱芜萧簿》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萧生的官员在仕途上的起伏与心境的变化。

首句“萧生业本儒术起”,点明萧生出身于儒学世家,以学问为根基。接着“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两句,运用典故,描述萧生在学术上潜心研究,十年如一日,不仅精读儒家经典,还涉猎其他学问,展现了其博学多才的一面。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两句,借景抒情,以泰山的雄伟和海滨的壮阔象征国家的繁荣与士人的风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才的赞美之情。

“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两句,通过描写自家的松树和远望的山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萧生家族的深厚底蕴和他对家乡的深情。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两句,表达了萧生在仕途上虽历经坎坷,但庆幸遇到了明主的赏识,给予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

“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两句,提到萧生在莱芜任职时的处境,表达了对他才能未被充分施展的遗憾,同时以范史云为榜样,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机会。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两句,以釜中的蠹鱼和鞭下的虫蛆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讽刺,以及对清廉官员的同情。

“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两句,鼓励萧生不要因为官场的不公而气馁,强调了个人才德的重要性,不应为了官职而屈尊求人。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两句,描述了萧生因回答诏书不当而意外获得升迁,体现了命运的转折和机遇的难得。

“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两句,描绘了萧生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的迷茫与困惑,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两句,寄希望于同乡高官能够了解并帮助萧生,期待他在官场上有更好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萧生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明代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公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公正用人制度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