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古来神圣主,皆有纳谏名全文

古来神圣主,皆有纳谏名

出处:《圣德诗
清 · 钱澄之
文帝贵止辇,太宗宝魏徵。
古来神圣主,皆有纳谏名
我皇仁且孝,不大色与声。
小臣叨侍从,窃睹神采英。
大帅对失措,圣度和且平。
所以诸藩镇,见者识中兴。
给谏触太后,愚直气以盈。
举朝请加诛,受杖罚殊轻。
及与群臣语,往往叹其清。
瞿相老崛强,遇事上书争。
温纶皆手答,曾无勉强情。
去年献史卷,拟同金鉴呈。
今复问主上,还经御览曾?所言过戆直,左右因相倾。
上言实未读,朕殊有愧卿。
从此事披阅,勿负谆谆诚!举朝叹圣德,臣等实不能!虚怀本天授,皇哉我圣明!

鉴赏

此诗《圣德诗》由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是对清朝圣祖康熙皇帝的颂扬。诗中描绘了康熙皇帝的仁德与智慧,以及他对于谏议大臣的宽容与尊重。

首句“文帝贵止辇,太宗宝魏徵”借用了汉文帝与唐太宗的故事,强调了君主应重视贤臣谏言的传统美德。接着,“古来神圣主,皆有纳谏名”,进一步阐述了纳谏对于君王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我皇仁且孝,不大色与声”赞扬了康熙皇帝的仁慈与孝顺,不轻易发怒。诗人接着提到自己有幸侍奉于皇帝身边,亲眼见证了皇帝的英明与风采。

“大帅对失措,圣度和且平”通过对比,展现了皇帝面对大臣失态时的宽宏大量与平和态度。同时,诗人也提到了皇帝对各地藩镇的恩泽,使得人们能够识别出国家的复兴。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谏议大臣们在朝廷上的表现,如给谏大臣敢于直言进谏,即使面对太后也不退缩,体现了他们的正直与勇气。尽管有时会受到惩罚,但皇帝并未因此而疏远他们,反而常常亲自回复信函,表现出对谏言的重视。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认为皇帝的谦逊与宽容是天授的品质,是圣明的表现。全诗通过对康熙皇帝的赞美,展现了古代君主与臣子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