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应是怜尧父,不做元宵已四春
出处:《十五夜雪》
宋 · 项安世
幸自封姨不敢嗔,放教月姊伴游人。
不知滕六来何许,忽与天官竞此辰。
莲焰扑残惟种李,金波捲尽只铺银。
玉皇应是怜尧父,不做元宵已四春。
不知滕六来何许,忽与天官竞此辰。
莲焰扑残惟种李,金波捲尽只铺银。
玉皇应是怜尧父,不做元宵已四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幸:庆幸。姨:这里指诗人自比。
滕六:古代神话中的雨神。
天官:天庭的官员。
莲焰:盛开的莲花。
尧父:指尧帝的父亲,古人常以尧舜禹等圣贤代指明君。
翻译
我庆幸自己能被封为姨妈,不敢有丝毫嗔怪,任由月神陪伴游人。不知道六月的雨神滕六从哪里来,忽然在这节日与天宫的官员比赛起来。
荷花凋零后只剩下李子树,金色的波光卷走一切,只留下银色的夜晚。
我想玉皇一定怜悯尧帝的父亲,已经不再举办元宵节,已经过去了四个春天。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十五夜雪》,作者项安世是宋代的诗人。诗中描绘了十五夜晚雪纷飞的场景,没有直接写雪景,而是通过“幸自封姨不敢嗔”和“放教月姊伴游人”的比喻,暗示雪如姨娘般温柔地降临,陪伴着游人的月下漫步。接下来的两句“不知滕六来何许,忽与天官竞此辰”,“滕六”是古代对雪的别称,“天官”则指天上的星官,形象地写出雪与星辰共舞的奇幻景象。
“莲焰扑残惟种李,金波捲尽只铺银”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雪比作莲花的火焰扑灭后留下的李花,以及金色的波浪卷走后大地银装素裹的景色。最后两句“玉皇应是怜尧父,不做元宵已四春”,以玉皇(天帝)的视角,表达了对人间百姓的关怀,因为如果不下雪,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就会缺少了重要的元素——雪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十五夜雪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雪带来的祥瑞之气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