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馀一舍,猛□杖□云
出处:《汎沅湘窥九疑寄题江华杜□杳重建寒亭》
宋 · 徐铨孙
山水因人胜,穷搜喜得君。
石根瞿令字,亭背次山文。
湍激堪临渴,松阴可避曛。
相望馀一舍,猛□杖□云。
石根瞿令字,亭背次山文。
湍激堪临渴,松阴可避曛。
相望馀一舍,猛□杖□云。
注释
山水:自然景色。因:因为。
人:人的情感或欣赏。
胜:美好。
穷搜:竭力寻找。
喜得:欢喜地找到。
君:您,指对方。
石根:石头的底部。
瞿令:人名。
字:刻字。
亭背:亭子的背面。
次山:人名。
文:文章、文字。
湍激:水流湍急。
堪:可以。
临渴:解渴。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避曛:避开烈日。
相望:互相遥望。
一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这里指距离不远。
猛:有力的。
□杖:空格处可能是持杖或杖头,表示手持竹杖。
□云:空格处可能是入云或凌云,表示登高入云。
翻译
山水因人的欣赏而更美,穷尽搜寻才遇见了你。石头的根部刻着瞿令的字迹,亭子背后则是次山的文章。
急流可以用来解渴,松荫能遮挡烈日。
我们相隔只有一舍之遥,手持竹杖,漫步在云间。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动人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杜杳的深厚友情。首句“山水因人胜”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山水之美在诗人的发现和欣赏中更显出其灵秀。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搜寻,最终在“穷搜喜得君”中得以实现,表达了对杜杳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石根瞿令字,亭背次山文”,通过具体的景物——石刻和亭子上的文字,展现了友人所建寒亭的文化气息,暗示了杜杳的才情与品味。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亭子周围环境的美好:“湍激堪临渴,松阴可避曛”,湍急的水流和松树下的阴凉,为游人提供了宜人的休憩之地。
最后两句“相望馀一舍,猛□杖□云”,诗人与友人虽仅隔一舍之遥,但山高路远,只能遥望,只能想象对方手持杖步入云间的情景。此处的“猛□杖□云”可能是形容友人豪迈的行迹,也可能是对友人隐逸生活的向往,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寒亭的景致和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传达出对友情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