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全文

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

出处:《寄温飞卿笺纸
唐 · 段成式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
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

拼音版原文

sānshíliùlínchōng使shǐshíshùfānyóuguǒxiāng

dàijiāngpáoǎozhòngchāolejìnxiěxiāngyángnuò

注释

鳞:这里指官服上的纹饰或鳞片状图案,象征地位或权力。
使时:指担任使者或官员的时候。
裹相思:借衣物寄托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袍袄:古代的一种长袍和短袄,泛指衣物。
抄了:整理、抄写。
襄阳:地名,在今湖北省,历史上文化繁荣,有丰富的民间故事。
播掿词:流传的民间歌谣或故事,掿(nuò)在这里指口述或传播。

翻译

当时身披三十六鳞的官服,多次穿着它还寄托着相思之情。
等到重新整理好袍袄,我将全部写下襄阳的民间歌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段成式的作品,名为《寄温飞卿笺纸》。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 这两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明,即便是最普通的生活用品,如书笺,也能承载着深深的情感。三十六鳞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制作工艺的纸张,而“充使时”则是在特定的时间里,使用这些纸张来书写。诗人通过反复使用这样的纸张,试图捕捉和留住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 这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袍袄在这里象征着书信,而“重抄”意味着反复地书写和修改,以追求完美的表达。最后一句“尽写襄阳播掿词”,则是指诗人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于这些诗句之中,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友情深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寄托,以及他们通过文学手段传递情感的独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