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
出处:《白杜鹃》
宋 · 王镃
雪玉层层映翠微,蜀王心事此花知。
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
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雪玉:比喻洁白的雪花像玉一样晶莹剔透。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色清新。
蜀王:古代蜀国的君主,这里可能代指蜀地的主人。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想法。
翻译
白雪如玉层层堆积,映照着青翠的山色,蜀王的心事,只有这花儿能理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雪与红花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往事的怀念之情。诗中“雪玉层层映翠微”一句,运用“雪玉”比喻白花,将其与清澈透明的玉石相比较,不仅形容了花瓣的洁白,也暗示了一种高洁无暇的情怀。而“蜀王心事此花知”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这朵花联系起来,表达了只有这花才能理解他深藏的心事。
接下来的两句,“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通过对花色未完全展现的描写,揭示了一种生命力不再强盛的情形。这里的“啼鹃”是一种传说中以鲜血为花朵着色的鸟,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牺牲与献身。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无尽哀思,以及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完全展现自己、耗尽所有力量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雪花和红花的对比,以及对蜀王心事的隐喻,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