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稼轩趋召节,却随举子赴南宫
出处:《送陈同甫丈赴省》
宋 · 韩淲
平生四海几过从,晚向闽山访海翁。
又见稼轩趋召节,却随举子赴南宫。
风云变态高情表,岁月侵寻醉眼中。
可是龙川便真隐,乘时勋业尚须公。
又见稼轩趋召节,却随举子赴南宫。
风云变态高情表,岁月侵寻醉眼中。
可是龙川便真隐,乘时勋业尚须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送陈同甫丈赴省》。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陈同甫即将赴省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首联“平生四海几过从,晚向闽山访海翁”,以“平生”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与陈同甫多年来的深厚友谊,随后点明此次相逢是在晚年,地点则是福建的山林之间。这既是对过往友情的回顾,也是对当前相聚的珍惜。
颔联“又见稼轩趋召节,却随举子赴南宫”,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陈同甫比作辛弃疾(稼轩),暗示他即将受到朝廷的召唤,同时又以“举子”指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预示着陈同甫将踏上仕途之路。这一联不仅展现了陈同甫即将面临的机遇,也蕴含了诗人对其未来仕途的期待与祝福。
颈联“风云变态高情表,岁月侵寻醉眼中”,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幻来比喻陈同甫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风云变态”既可理解为陈同甫内心情感的变化,也可视为对陈同甫即将面对的仕途挑战的隐喻。“岁月侵寻醉眼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陈同甫未来的深深关切。
尾联“可是龙川便真隐,乘时勋业尚须公”,以“龙川”借指陈同甫,表达了对陈同甫是否真正隐退的疑问,同时也暗示了陈同甫在适当的时候仍需追求功名事业。这一联既是对陈同甫个人选择的思考,也是对陈同甫未来可能面临的人生道路的鼓励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同甫即将赴省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