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羌射虎得虎难,山下远立常空还
出处:《读王建射虎行》
宋 · 范浚
我读射虎行,感概兴长叹。
官羌射虎得虎难,山下远立常空还。
惜留猛虎著山里,射杀顾恐终身闲。
有如边将图偷安,遵养时赋容其奸。
翻愁努力尽高鸟,良弓挂壁无由弯。
君不见刘巨容高千里,留贼自资媒富贵,恐贼尽诛身不利。
坐令屈律裹头人,横暴九州狂螫噬。
嗟嗟忠臣心不移,受刀摩颈甘如饴。
纷纷血刃勇不顾,一死未谢君王知。
官军壮志吞蛮夷,匈奴不灭宁家为。
相公誓欲平淮西,慨言贼在归无期。
霍公裴公今已矣,我吟射虎徒歔欷。
官羌射虎得虎难,山下远立常空还。
惜留猛虎著山里,射杀顾恐终身闲。
有如边将图偷安,遵养时赋容其奸。
翻愁努力尽高鸟,良弓挂壁无由弯。
君不见刘巨容高千里,留贼自资媒富贵,恐贼尽诛身不利。
坐令屈律裹头人,横暴九州狂螫噬。
嗟嗟忠臣心不移,受刀摩颈甘如饴。
纷纷血刃勇不顾,一死未谢君王知。
官军壮志吞蛮夷,匈奴不灭宁家为。
相公誓欲平淮西,慨言贼在归无期。
霍公裴公今已矣,我吟射虎徒歔欷。
鉴赏
这首诗《读王建射虎行》是宋代诗人范浚所作,通过对王建射虎行的解读,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贪图安逸、图谋私利行为的批判。
诗中描绘了官羌射虎的艰难与不易,虎虽被射得,但射虎者却因担心虎死而自己失去狩猎的乐趣,这象征着那些为了个人安逸而不愿承担重任的边疆将领。诗人借此讽刺那些追求个人利益,不愿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官员。
接着,诗人提到刘巨容的故事,他为了自己的富贵,放纵贼寇,最终导致无辜百姓遭受苦难,这反映了对那些利用权力谋取私利者的谴责。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忠臣的坚定与牺牲,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
最后,诗人提到官军的壮志,渴望征服蛮夷,平定外患,以及对未能彻底消灭敌人的遗憾。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宰相誓言平定淮西的决心,以及对霍公、裴公等先贤的怀念,感叹他们的离去,使得自己只能徒然叹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忠诚与牺牲的赞美,也有对贪腐与自私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