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窗前长对榻,秋风江上又同舟
出处:《送沈寿卿》
明 · 吴俨
乡园忽隔三年别,京国俄成八月留。
夜雨窗前长对榻,秋风江上又同舟。
带围渐觉休文瘦,时事新添季子愁。
他日相逢定何处,杏花红满曲江头。
夜雨窗前长对榻,秋风江上又同舟。
带围渐觉休文瘦,时事新添季子愁。
他日相逢定何处,杏花红满曲江头。
鉴赏
这首诗《送沈寿卿》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哀愁。诗中描绘了朋友分别后各自经历的时光变迁,以及重逢的期待。
首联“乡园忽隔三年别,京国俄成八月留”,开篇即道出了分别之久与相聚之难,乡间家园与京城都已成了过往,时间匆匆,转眼已是八月,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相聚的不易。
颔联“夜雨窗前长对榻,秋风江上又同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朋友分别后的各自生活状态。夜雨中,两人曾并肩而坐;秋风起,又在江面上共同乘舟。这些画面既温馨又略带凄凉,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无奈。
颈联“带围渐觉休文瘦,时事新添季子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休文瘦是指南朝诗人沈约,这里借以形容沈寿卿因思念或忧愁而日渐消瘦;季子愁则暗指季札,常用来比喻忧虑国家大事或个人遭遇。这两句诗细腻地描绘了朋友因思念与忧虑而产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变化。
尾联“他日相逢定何处,杏花红满曲江头”,以想象中的未来重逢场景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想象中,他们将在杏花盛开的曲江边再次相遇,充满了浪漫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哀愁,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