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令死父于人手,何用生身在世间
出处:《殷孝子诗》
明 · 徐渭
心上经纶元皎皎,眼前图牒总班班。
若令死父于人手,何用生身在世间。
一念未萌看恻隐,片言排难见机关。
因之忽忆移忠事,不信诸君不汗颜。
若令死父于人手,何用生身在世间。
一念未萌看恻隐,片言排难见机关。
因之忽忆移忠事,不信诸君不汗颜。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殷孝子诗》。诗中通过殷孝子的故事,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首句“心上经纶元皎皎”,描绘了殷孝子内心高尚纯洁,犹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照出他的道德品质。接着,“眼前图牒总班班”则比喻他行事井然有序,如同画卷般条理分明。
“若令死父于人手,何用生身在世间”这两句,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情厚意,如果父亲不在身边,活着的意义何在?这体现了殷孝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
“一念未萌看恻隐,片言排难见机关”则赞扬了殷孝子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迅速洞察问题的本质,展现出他的智慧与同情心。他的一念之间就能感受到别人的痛苦,用言语化解难题,显示出他的机智和善良。
最后,“因之忽忆移忠事,不信诸君不汗颜”表达了诗人对殷孝子行为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殷孝子的行为足以让任何人汗颜,因为他的忠诚和孝顺是如此的感人至深,值得所有人学习和尊敬。
整首诗通过对殷孝子事迹的描述,弘扬了孝道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智慧和忠诚,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