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宵常被阴霾误,来岁高堂得赏不
出处:《中秋和赵孟弘二首》
元末明初 · 王翰
银汉昭回势欲流,瑶台露下冷光浮。
轻风捲雨作佳夕,皓彩射空生素秋。
老子据床多逸兴,孀娥依桂不生愁。
此宵常被阴霾误,来岁高堂得赏不。
轻风捲雨作佳夕,皓彩射空生素秋。
老子据床多逸兴,孀娥依桂不生愁。
此宵常被阴霾误,来岁高堂得赏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的流转与变化,以及与之相映成趣的人情与自然景象。
首句“银汉昭回势欲流”,以“银汉”比喻银河,暗示中秋之夜月色如水,仿佛银河在空中缓缓流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瑶台露下冷光浮”一句,将月光比作瑶台上的露珠,随风飘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清凉感。
“轻风捲雨作佳夕”描绘了轻柔的风卷起细雨,为这美好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湿润的清新气息。“皓彩射空生素秋”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如同素秋时节的天空,清朗而宁静。
“老子据床多逸兴,孀娥依桂不生愁”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与诗人、嫦娥的形象融合,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月宫中嫦娥生活的想象,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最后,“此宵常被阴霾误,来岁高堂得赏不”表达了对当前天气不佳可能影响赏月的遗憾,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希望来年能与家人一同共享月色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