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长对青山月
出处:《水居题壁》
明 · 高攀龙
涧水泠泠声不绝,溪流茫茫野华发。
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长对青山月。
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长对青山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涧水泠泠声不绝,溪流茫茫野华发",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间清泉潺潺流淌,与茂密野花相映成趣的自然景象。"泠泠"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清脆悦耳,"茫茫"则勾勒出溪流的广阔无垠,与野花的繁盛生机相互衬托,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接着的两句"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长对青山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自由的氛围。"自去自来"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喻了诗人追求的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归时长对青山月"则在画面中加入了月亮这一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月亮与青山相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深沉的情感寄托。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展现了高攀龙作为明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