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出处:《红荆》
唐 · 元稹
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
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庭中:庭院里面。栽得:种植了。
红荆树:一种可能指代特定观赏植物的泛称,此处特指颜色为红色的荆棘类树木。
十月:指农历十月,相当于公历的十一月左右。
花开:花朵开放。
不待春:不等到春天。
直到:一直到。
孩提:小孩子,这里泛指孩童。
尽:全都。
惊怪:惊奇,感到不可思议。
一家:全家人。
同是:都是。
北来人:从北方来的人。
翻译
庭院里种着红色的荆棘树,它在十月份开花不等待春天。孩子们都感到惊讶不已,因为我们一家都是从北方来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庭院景色和怀念故土之情的诗句,通过对红荆树的生长特性及其花开时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北方家园的无尽思念。
"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院子里种植着红荆树,这些树木在秋季的十月便开始盛开花朵,不必等到春天。这不仅展示了植物的独特性,也映射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季节变迁的感悟。
"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故土情怀。在童年时期,诗人对于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而当他意识到自己与家人都是从北方来到这里的外来者时,这份对故乡的情感便油然而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怀念,更是对亲情、乡土文化乃至整个生活记忆的深切留恋。
综上所述,这段诗句通过红荆树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空间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的一系列复杂情感,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地域特色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