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苍烟阔,篷笼宿雨开
出处:《吴江道中 其一》
宋 · 杨冠卿
野色苍烟阔,篷笼宿雨开。
湖光与天接,林彩觉春回。
心事归双鬓,年华付一杯。
松江元赴海,流驶更须催。
湖光与天接,林彩觉春回。
心事归双鬓,年华付一杯。
松江元赴海,流驶更须催。
注释
野色:野外的景色。苍烟:苍茫的烟雾。
篷笼:带有篷顶的小船。
宿雨:昨夜的雨。
湖光:湖面的光芒。
天接:与天空相连。
林彩:森林的色彩。
春回:春天的到来。
心事:内心的忧虑或思绪。
双鬓:两鬓,指头发。
年华:岁月。
一杯:一杯酒。
松江:松江,古代地名,今上海一带。
元:本来。
赴海:流向大海。
流驶:水流的流逝。
催:催促,加速。
翻译
野外景色广阔,笼罩在苍茫烟雾中,雨后的篷笼显得清新。湖水的光芒与天空相接,森林的色彩仿佛唤醒了春天的气息。
心中的忧虑和岁月的痕迹都写在两鬓,只能借酒消愁。
松江本意要流向大海,但流逝的速度还需加把劲推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行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首句“野色苍烟阔”表明了季节的转换与环境的宽广,接下来“篷笼宿雨开”则是形象地描述了雨后天气的变化,以及舟中景致。
第三、四句“湖光与天接,林彩觉春回”展示了湖光与天色交融,树木呈现出春色的景象,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紧接着,“心事归双鬓,年华付一杯”则是诗人通过饮酒抒发自己的心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松江元赴海,流驶更须催”表达了诗人希望舟行迅速,以至于大海的愿望,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旅途中急迫与期待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