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弩前驱容漫叟,下帷覃思愧玄经
出处:《呈浙西张提仓》
宋 · 袁说友
老掾当年意已倾,执鞭虽晚眼仍青。
绣衣公子初云汉,璧水先生尚典刑。
负弩前驱容漫叟,下帷覃思愧玄经。
催科欲付翻羹手,照我山行定几星。
绣衣公子初云汉,璧水先生尚典刑。
负弩前驱容漫叟,下帷覃思愧玄经。
催科欲付翻羹手,照我山行定几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掾:古代官吏的通称。倾:坚定,决心。
执鞭:比喻做官。
眼仍青:眼神依旧敏锐。
绣衣公子:指有地位的年轻官员。
云汉:银河,比喻高尚或杰出的人物。
璧水先生:以学问或德行受人尊敬的长者。
典刑:遵循法律,主持正义。
负弩:背负弓箭,表示谦虚或自谦。
漫叟:自谦之称,意为随便的老头。
覃思:深入思考。
玄经:深奥的经典学问。
翻羹手:擅长烹饪的人,这里比喻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山行:在山中行走,比喻艰难的生活或工作。
定几星:照亮道路的星星,象征指引和希望。
翻译
当年的老掾心意已决,虽然执鞭之日迟来,眼神依旧明亮。年轻的绣衣公子如同初升的云汉,璧水先生依然坚守法度和职责。
我甘愿像负弩前行的漫叟,深感自己在学问上欠下玄经的思考。
税收之事,我想托付给擅长烹饪的人,看我在山间行走时,会有几颗星星照亮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写给浙西张提仓的一首赠别诗。诗中,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对张提仓的敬仰之情,即使年纪渐长,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忱。他将张提仓比作"绣衣公子",意指其才华横溢如同云汉中的明星;又提到"璧水先生",暗示张提仓的公正严明如同典刑之师。诗人自谦为"漫叟",表示自己追随其后,深感学问上的不足,对于处理政务,他希望能得到张提仓的指导,如同翻转烹饪的手艺,巧妙地解决税收问题。最后,他以"照我山行定几星"作结,寓意张提仓的智慧将照亮他在仕途上的道路,给他指引前行的方向。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提仓的敬重和期待,以及对自己在学问和政务上的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