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
出处:《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
宋 · 黄庭坚
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
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
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王屋:古代山名,这里代指主人的居所。千霜老紫藤:形容藤蔓古老且经受过岁月的沧桑。
休沐:古时官员休假,休息沐浴。
异时:未来某个时候。
驷马安车:古代贵族出行的豪华车辆,由四匹马拉动。
天坛: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象征着崇高的理想或目标。
愿力:佛教用语,指实现愿望的决心和力量。
翻译
王屋山上的千年老藤已经布满霜雪,主人在休假时与亲朋好友相伴。将来有一天,乘坐华丽的四马拉车离去,希望能支撑到天坛完成愿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诗中,黄庭坚以“王屋千霜老紫藤”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天坛灵寿杖的古老与珍贵,杖身由历经千霜的紫藤制成,显得庄重而富有历史感。接下来,“扶公休沐对亲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莘老在休息日陪伴亲朋的祝愿,希望他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能借助这根灵寿杖支撑身体,寓意长寿安康。
最后两句“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进一步寄寓了深厚的友情和祝福。诗人想象莘老将来乘坐华贵的四马拉车出行,即使年事已高,也能依靠这根杖子,坚定地前往天坛,展现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对他的精神力量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鲜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