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犹怀刺,青山且著书
出处:《赠平乡赵隐君》
明 · 谢榛
风霾起薄暮,有客叹归欤。
白首犹怀刺,青山且著书。
故乡春树外,别馆夜钟馀。
不见磻溪叟,终然载后车。
白首犹怀刺,青山且著书。
故乡春树外,别馆夜钟馀。
不见磻溪叟,终然载后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薄暮时分感叹归途的客人形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联“风霾起薄暮,有客叹归欤”,以自然景象的阴霾和黄昏的氛围,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愁绪与归心似箭的情态。接着,“白首犹怀刺,青山且著书”两句,通过对比白发与山色,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仍不忘学问与志向,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
“故乡春树外,别馆夜钟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日的树木与夜晚的钟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强化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不见磻溪叟,终然载后车”则以典故结束全诗,磻溪叟指的是姜太公,这里借指隐居的智者。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像姜太公那样得到重用,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