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
出处:《圣母祠》
清 · 阮元
漫说丛祠住女郎,乱臣原是古周姜。
云冠松盖山楼静,翠叶银花水镜凉。
开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辞帝降清湘。
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
云冠松盖山楼静,翠叶银花水镜凉。
开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辞帝降清湘。
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
鉴赏
这首诗名为《圣母祠》,作者是清代诗人阮元。诗中通过描述圣母祠的环境和相关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古代女性贤德的赞美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首句“漫说丛祠住女郎”暗示了祠庙中的女性身份,可能指的是圣母或某位有女性神格的保护者。接下来,“乱臣原是古周姜”引用了历史典故,将乱臣比喻为失德之人,而将圣母与周朝的贤后姜嫄相提并论,强调其道德典范。
“云冠松盖山楼静”描绘了祠庙的宁静景象,云冠和松盖象征着神圣与长寿,山楼静谧则烘托出庄重的气氛。“翠叶银花水镜凉”进一步描绘了祠内环境的清幽,翠叶银花与水镜凉意,给人以清凉之感。
“开母有姨居少室”提及开母和她的姨妈居住在少室山,这里可能暗指圣母祠与古代神话中的少昊神话有关。“夫人辞帝降清湘”则借用了舜帝的妃子娥皇、女英的故事,她们因哀悼舜帝投湘江自尽,象征圣母的崇高美德和牺牲精神。
最后两句“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如武则天、杨贵妃等女性掌权者的质疑,暗示圣母祠所代表的女性典范与这些人物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后妃应有的明智和公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圣母祠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赞扬了女性的美德,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