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节奏乱孔窍,不到瘢痕伤斧斤
出处:《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六》
宋 · 释正觉
今朝腊月二十五,衲僧一曲和云门。
谁将节奏乱孔窍,不到瘢痕伤斧斤。
舌无骨,眼有筋,方见韶阳老子能。
拍拍元来浑是令,哩鸣啰了逻鸣棱。
谁将节奏乱孔窍,不到瘢痕伤斧斤。
舌无骨,眼有筋,方见韶阳老子能。
拍拍元来浑是令,哩鸣啰了逻鸣棱。
鉴赏
这首宋代禅宗僧人释正觉的偈颂,以腊月二十五日为背景,通过描述衲僧(僧人的衲衣)与云门(禅宗语,指禅师或禅宗音乐)的互动,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在体验和修行境界。
"今朝腊月二十五,衲僧一曲和云门",开篇点明时间,腊月二十五,衲僧以禅唱应和云门之音,暗示禅修者在节日中融入禅的韵律,达到身心合一。
"谁将节奏乱孔窍,不到瘢痕伤斧斤",进一步描绘禅唱如何触动内心深处,如同音乐穿透心灵,而非外在的刀斧切割,强调禅的力量在于直达本真,而非表面的雕琢。
"舌无骨,眼有筋,方见韶阳老子能",运用比喻,舌头虽无实体,却能表达深意,眼睛虽有筋脉,却能洞察实相,形象地展示禅者的智慧和洞察力,以“韶阳老子”借指高明的禅师。
最后两句"拍拍元来浑是令,哩鸣啰了逻鸣棱",以口语化的禅语收尾,表达了禅唱的自然流畅,如同命令般直接,没有丝毫矫饰,充满了禅的自在与随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唱为载体,寓言般地传达了禅修者对禅境的理解和追求,语言质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