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恩诚欲报,子道亦同光
出处:《牟母薛孺人贞慈诗有引》
明 · 卢龙云
江汉钟奇淑,庭闱萃众芳。
早推闺里彦,继擅妇中良。
誓志明如日,存孤薄履霜。
柏舟宁共矢,芦絮不堪裳。
歌鹄自完节,丸熊更义方。
诗书遗泽远,孝友颂声长。
教仕绩逾最,移忠庆未央。
风清萱草茂,露浥桂枝香。
星焕集贤里,天开燕喜堂。
母恩诚欲报,子道亦同光。
早推闺里彦,继擅妇中良。
誓志明如日,存孤薄履霜。
柏舟宁共矢,芦絮不堪裳。
歌鹄自完节,丸熊更义方。
诗书遗泽远,孝友颂声长。
教仕绩逾最,移忠庆未央。
风清萱草茂,露浥桂枝香。
星焕集贤里,天开燕喜堂。
母恩诚欲报,子道亦同光。
鉴赏
此诗赞颂了牟母薛孺人的美德与贤能。开篇以江汉之奇美、庭闱之众芳起兴,描绘出薛孺人出生的非凡环境,暗示其非凡的品质。接着,诗人通过“早推闺里彦,继擅妇中良”两句,赞美薛孺人自幼便展现出卓越的才智与德行,不仅在闺中闻名,且在妇德上也堪称典范。
“誓志明如日,存孤薄履霜”则进一步刻画薛孺人坚定的意志与对家庭的责任感,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坚守初心,如同冬日之阳,温暖而明亮。接下来,“柏舟宁共矢,芦絮不堪裳”运用比喻手法,将薛孺人比作不畏风浪的柏舟,不被轻浮的芦絮所动摇,形象地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品格。
“歌鹄自完节,丸熊更义方”两句,通过鹄鸟和熊的典故,赞扬薛孺人保持高洁的节操,行事合乎道义。后文“诗书遗泽远,孝友颂声长”则指出薛孺人深受诗书文化的熏陶,她的孝顺与友善之名流传久远,影响深远。
“教仕绩逾最,移忠庆未央”表明薛孺人不仅在家庭教育上成就卓著,还以其忠诚与美德影响了周围的人,使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最后,“风清萱草茂,露浥桂枝香”以自然景象象征薛孺人的美德如同清风般拂过,使得家庭如同萱草般繁盛,桂枝般芳香四溢,生动描绘了薛孺人美德的深远影响。
“星焕集贤里,天开燕喜堂”则以星辉璀璨的集贤里和喜庆的燕喜堂,象征薛孺人美德的广泛传播与家族的繁荣昌盛。全诗以“母恩诚欲报,子道亦同光”结尾,表达了对薛孺人深沉的敬爱与感激之情,以及子辈对其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薛孺人美德的细腻描绘与高度赞扬,展现了她作为母亲、妻子、女性的多重光辉形象,以及其对家庭、社会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深情的颂扬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