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云山西去接昆崙,河水东来下禹门全文

云山西去接昆崙,河水东来下禹门

明 · 薛瑄
云山西去接昆崙,河水东来下禹门
疏凿但能留胜迹,浮沈谁复问真源。
将军三箭功何似,教授千年道仅存。
独立西风看秋色,几多心事向谁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家山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绪。首联“云山西去接昆仑,河水东来下禹门”以雄浑的自然景观开篇,云山蜿蜒连绵至遥远的昆仑山脉,黄河之水滔滔东流,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连接着古代的禹门。这种壮阔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也暗含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深远。

颔联“疏凿但能留胜迹,浮沈谁复问真源”则转而探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疏浚与开凿虽能留下自然景观的胜迹,但真正的源头与本质却往往被人们遗忘或忽视。这里蕴含了对自然规律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事物本质探索的渴望。

颈联“将军三箭功何似,教授千年道仅存”将视角转向历史人物与文化传承。通过对比将军的武力与教授的知识,暗示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武力与智慧、军事征服与文化传承之间的不同价值与意义。将军的功绩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而教授的知识却能流传千年,体现了知识与文化的持久力量。

尾联“独立西风看秋色,几多心事向谁论”以个人的视角结束全诗,诗人独自站在西风中,欣赏着秋天的景色,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与思考。面对自然美景,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却又感到难以言说的孤独与困惑,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深邃的哲思与情感的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探讨人与自然、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丰富的意蕴和深沉的情感,是明代文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思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