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作天台讯,东阳有便舟
出处:《再和散木韵》
明 · 袁宏道
颠毛老去休,拟伴赤松游。
尽室营新麓,全身观古丘。
云峦閒品藻,花月小阳秋。
欲作天台讯,东阳有便舟。
尽室营新麓,全身观古丘。
云峦閒品藻,花月小阳秋。
欲作天台讯,东阳有便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再和散木韵(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决定追随古代隐士赤松子的脚步,与家人一同迁居山林,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首句“颠毛老去休”,点明诗人已至暮年,白发苍苍,不再年轻。接着“拟伴赤松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向往古代隐士的生活,希望像赤松子一样,过上自由自在、远离世俗的生活。
“尽室营新麓,全身观古丘。”描述了诗人与家人一起在山麓建造新居,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之中,体验古人的生活。这里“新麓”和“古丘”分别代表新的生活环境和古老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传统生活的向往。
“云峦閒品藻,花月小阳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云雾缭绕的山峦,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四季更迭,都充满了诗意。这里的“品藻”指的是欣赏、品味,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最后,“欲作天台讯,东阳有便舟。”表达了诗人想要前往天台山探访,寻找更多的灵感和智慧。天台山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诗人希望通过这次旅行,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