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感会聚,嗣述俱质良
出处:《孔林次吴文定公韵》
明 · 林俊
鲁阜宿阴翳,孔陵多景光。
乃知泰岳下,中有元气藏。
不容道何病,世代馀褒章。
沧桑互变灭,若斧居一方。
玉书护林木,樵采谁敢伤。
儿孙丽千亿,宿垒联近丧。
譬如天之枢,众星拱其傍。
精神感会聚,嗣述俱质良。
磬折礼让素,金丝谁家堂。
我生百代后,瞻奉兹始偿。
悲谷日己夕,执役心逾长。
麟泣动宿感,大雅伤诗亡。
乃知泰岳下,中有元气藏。
不容道何病,世代馀褒章。
沧桑互变灭,若斧居一方。
玉书护林木,樵采谁敢伤。
儿孙丽千亿,宿垒联近丧。
譬如天之枢,众星拱其傍。
精神感会聚,嗣述俱质良。
磬折礼让素,金丝谁家堂。
我生百代后,瞻奉兹始偿。
悲谷日己夕,执役心逾长。
麟泣动宿感,大雅伤诗亡。
鉴赏
此诗《孔林次吴文定公韵》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描绘了对孔林的景仰与感慨。诗中以孔林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变迁的对比,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
首句“鲁阜宿阴翳,孔陵多景光”,描绘了孔林在夜晚的静谧与白天的光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接着“乃知泰岳下,中有元气藏”一句,将孔林与泰山相提并论,强调孔子思想如同泰山一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容道何病,世代馀褒章”则表达了对孔子思想传承的重视,认为不应忽视其价值,即使历经世代更迭,孔子的思想依然受到尊崇。接下来“沧桑互变灭,若斧居一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历史的变迁与孔子思想的恒久不变。
“玉书护林木,樵采谁敢伤”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孔子思想的神圣不可侵犯,如同珍贵的玉书一般,保护着孔林中的树木,无人敢轻易破坏。随后“儿孙丽千亿,宿垒联近丧”则通过家族繁衍的象征,表达了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譬如天之枢,众星拱其傍”将孔子比作宇宙的中心,周围群星环绕,象征着孔子思想对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性。最后“精神感会聚,嗣述俱质良”表达了对孔子精神的共鸣与传承,强调了孔子思想的品质与价值。
“磬折礼让素,金丝谁家堂”通过具体的仪式与建筑,进一步展现了对孔子礼仪与文化的尊重。最后一句“我生百代后,瞻奉兹始偿”表达了诗人作为后代,对孔子思想的追思与敬仰,以及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孔林的描绘与对孔子思想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