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星自天着山巅,与天作石知何年
出处:《阳山大石》
明 · 薛章宪
郧星自天着山巅,与天作石知何年。
谽呀赑屃断后裂,欲随不随相钩连。
硗然蹄股躩且跧,霜饕雪虐成顽坚。
夸娥负山跂一足,罔象拔河耸两肩。
嵌空窒罅鬼手刓,蜂房联络僧庐悬。
崚层石磴蛇倒退,决往未省愁攀援。
还从青衣驾赤犊,更觅小有穷兜玄。
谽呀赑屃断后裂,欲随不随相钩连。
硗然蹄股躩且跧,霜饕雪虐成顽坚。
夸娥负山跂一足,罔象拔河耸两肩。
嵌空窒罅鬼手刓,蜂房联络僧庐悬。
崚层石磴蛇倒退,决往未省愁攀援。
还从青衣驾赤犊,更觅小有穷兜玄。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薛章宪的《阳山大石》描绘了一块巨大的岩石矗立在山巅,仿佛是从天空降落,与天相连,显示出自然的神奇和岁月的沧桑。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如“赑屃断后裂”、“夸娥负山”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石头的形态,既有断裂又坚韧,如同夸父背负山岳、鬼神手工雕琢的奇妙景象。石阶蜿蜒曲折,如蛇行而上,攀登者面对其艰难险峻,却仍决心一探究竟。最后以青牛驾车、寻幽探秘的意象收尾,展现出诗人对阳山大石的探索精神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动态感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