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近来多少事,数声横笛怨斜阳
出处:《春日题陈正字林亭》
唐 · 李咸用
周回胜异似仙乡,稍减愁人日月长。
幕绕虚檐高岫色,镜临危槛小池光。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南北近来多少事,数声横笛怨斜阳。
幕绕虚檐高岫色,镜临危槛小池光。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南北近来多少事,数声横笛怨斜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周回:四周。胜异:优美异常。
似:像。
仙乡:仙境。
愁人:忧郁的人。
日月长:日子漫长。
幕绕:帘幕围绕。
虚檐:敞开的檐头。
高岫色:高山的颜色。
镜临:镜子照着。
危槛:危险的栏杆。
小池光:小池的光芒。
丝垂杨柳:垂柳丝。
当风软:随风轻柔。
玉折含桃:含苞待放的玉桃花。
倚径香:倚靠小径,香气四溢。
南北:全国各地。
近来:最近。
多少事:许多事情。
数声横笛:几声笛声。
怨斜阳:抱怨夕阳。
翻译
四周的景色美得像仙境,稍稍缓解了忧愁人的漫长时光。帘幕环绕着虚檐,映照着高山的颜色,镜子映照着危险的栏杆和小池的光芒。
柔软的柳丝随风飘动,含苞待放的玉桃花倚靠在小径旁散发香气。
南北各地近期发生了许多事情,几声笛声在夕阳下诉说着哀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周回胜异似仙乡,稍减愁人日月长。"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心境宁静之地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忧愁。
"幕绕虚檐高岫色,镜临危槛小池光。" 这两句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写,通过屋檐和山色的联系,以及水面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开阔的意境。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这两句更深入地刻画了春日之景,其中杨柳随风摇曳,桃花含苞都表现出了生机与温柔。
"南北近来多少事,数声横笛怨斜阳。" 最后这两句诗人转而提及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用笛子吹奏的声音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同时又不免感叹时光易逝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