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永和故茧纸,入昭陵又出昭陵
出处:《淳熙甲午东阳郡斋兰亭》
宋末元初 · 方回
大唐天子绐孤僧,转瞬人间几废兴。
一幅永和故茧纸,入昭陵又出昭陵。
一幅永和故茧纸,入昭陵又出昭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绐:欺骗。孤僧:孤独的僧人。
转瞬:转眼之间。
废兴:兴衰更替。
永和:历史时期名。
故茧纸:古老的茧丝纸张。
昭陵: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
翻译
大唐天子欺骗了我这个孤独的僧人,转眼间世间已历经了多少兴衰更迭。那幅永和年间制作的古老茧纸,它曾被带入昭陵,又从昭陵流传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的画面,通过对物品的描述,反映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开篇“大唐天子绐孤僧”,将读者带入到盛世大唐的一个场景,其中皇帝赐予一位孤独的僧人宝贵之物,这个动作不仅展示了帝王的慷慨,也隐含着一种权力与信仰的交织。"转瞬人间几废兴"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曾经的辉煌如今已成往事。
接着“一幅永和故茧纸”,诗人提到了一种特定的书画纸——永和纸,这种纸因其质量上乘而闻名。"入昭陵又出昭陵"则透露出这份物品曾经被珍藏,可能是在皇陵中流传,但最终再次重见天日。这不仅是对历史文物的叙述,也象征着历史的轮回和文化遗产的传承。
诗人通过对这些古老物品的描述,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这些线索也让读者得以窥见历史的深度,感受到时间的沉重和历史的连续性。此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眼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