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全文

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出处:《郑群赠簟
唐 · 韩愈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
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
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
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拼音版原文

zhōuzhútiānxiàzhīzhèngjūnsuǒbǎoyóuguī
xiéláidāngzhòu

chuánkànhuángliú
jiānjìngyòucángjiéjìnyǎnnínghuáxiá

cáopínjiànzhòngsuǒyāokōngnéngwèicóngyuèkùnshǔ湿shī

zuòshēnzèngzāozhēngchuī
shǒuxiùxīnkǒumànduōhànzhēnxiāng

guīláichóuchàngyǒumàizhíqīngjiā
shuíwèirénzhī

注释

蕲州:地名,今湖北蕲春。
郑君:指赠笛之人。
瑰奇:非常罕见、奇特。
法曹: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法律官员。
甑:古代炊具,类似今天的蒸锅。
慢肤:形容皮肤细腻。
惆怅:心情失落、哀伤。
相好:亲密的朋友。

翻译

蕲州的笛竹闻名天下,郑君珍藏的更是特别奇特。
白天拿着它都无法静心休息,全府的人都传看,像观赏黄色琉璃般珍贵。
笛竹质地坚硬,色泽纯净,节纹清晰,光滑无瑕。
即使在法律官职中地位卑微,被人轻视,但它的大肚能容万物。
自从五月以来,因湿热难耐,就像坐在大蒸笼里受煎熬。
我用手摩挲,用袖拂拭,心中满是感慨,汗水淋漓也觉得合适。
傍晚回来,独自惆怅,真想卖掉所有家产换这根笛子。
谁能理解我旧友的心意,他赠送的笛子仿佛带着风的涟漪。
仆人清扫地面,还未清理完毕,笛子的光芒已让孩子们惊讶。
苍蝇和小虫都避开,似乎感受到清风徐来。
我躺下吹笛,病痛仿佛都好了,只愿天天如此炎热。
明珠和青玉都不足以回报这份情谊,赠你此物,愿我们的友情永不衰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种名贵竹笛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两句表明这种竹笛来自远方的蕲州,是郑君珍视之物,且质量上乘。接着,“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写出了诗人对这件宝物的喜爱和全城官员们争相观看的情景。

在“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中,诗人细致地描述了竹笛的质地坚固、颜色纯净且有节理,观之不见任何缺陷。然而,“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则表达了诗人的哀愁,因为这种精美的东西在普通人眼中不过是寻常物品,自己的囊中羞涩,无力回报。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以下几句写出了夏日炎热的感觉,以及诗人因为这支竹笛而感到的一种心灵慰藉。“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则是对这种心境的一种生动描绘。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表达了诗人在日落时分的孤独感和对这支竹笛深厚情感的挣扎。紧接着,“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则是诗人对旧友了解自己心意的感慨,以及将这份情谊通过赠送竹笛来表达。

“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写出了家仆正在清理地面以准备放置竹笛的情景,而“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则是对周围环境变化的细腻观察。

最后,“倒身甘寝百疾愈,卻愿天日恒炎曦。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表达了诗人在拥有这支竹笛后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治愈,以及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并希望这种美好的关系能够永远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物品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个人的人生体验,是一篇极富有情怀和艺术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