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
出处:《过胡骆坑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已被山寒病老身,车徒溪涉更艰勤。
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
猿鸟一声人不见,松杉四塞径无痕。
十分晴暖侬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
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
猿鸟一声人不见,松杉四塞径无痕。
十分晴暖侬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
注释
山寒:寒冷的山中。病老:因年老体衰。
车徒:乘车徒步。
溪涉:过溪。
艰勤:艰难困苦。
雾皆成点:雾气凝结成小点。
元非雨:并不是雨滴。
脱云:驱散云层。
猿鸟一声:猿猴和鸟儿的叫声。
人不见:看不见人影。
径无痕:小路没有痕迹。
十分晴暖:非常晴朗温暖。
侬何福:我有何福分。
曦光:阳光。
三五分:少许。
翻译
我已因山中严寒而衰老,乘车徒步过溪更是艰难。虽然雾气如点并非降雨,但太阳出来许久仍未驱散云层。
只闻猿鸟叫声却不见人影,松杉环绕的小路踪迹全无。
尽管天气十分晴朗温暖,我有何福分能享受到这样的好时光,只希望能借来些许阳光。
鉴赏
诗人在这首词中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林的萧瑟图景。"已被山寒病老身,车徒溪涉更艰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个人生命力气力的衰退和行动上的不便。山中的寒意已经渗透到了身体,使得年迈体弱的诗人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走更加艰难。
"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山中的雾气浓厚却又没有形成雨水,而太阳升起后也很久才能够穿透那些厚重的云层。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特有的氛围,也暗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感。
"猿鸟一声人不见,松杉四塞径无痕"这两句描写了山中的宁静与孤寂。猿鸟的叫声突兀响起,但却看不到行人的踪迹。高大的松树和杉树将小路完全封锁,使得诗人感到一种深切的孤独和自然界的辽阔。
最后两句"十分晴暖侬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短暂而珍贵的好天气心存感激。尽管身体已经虚弱,但在这样晴朗温暖的日子里,即便是沐浴在阳光中的一点温热,也足以成为一种福祉和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象的细致描摹,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界的交融,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