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识难与俗同调,非才何必缘远游
出处:《示槱默 其一》
宋 · 钱时
男儿头上三尺纱,不比脚缠三尺帛。
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展青云翮。
四海九州多胜流,不出户庭空白头。
有识难与俗同调,非才何必缘远游。
岂不见赤骥摇足日千里,何烦挥策苦鞭摇。
目前㹠犬奚尔为,逐逐一饱糠籺肥。
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展青云翮。
四海九州多胜流,不出户庭空白头。
有识难与俗同调,非才何必缘远游。
岂不见赤骥摇足日千里,何烦挥策苦鞭摇。
目前㹠犬奚尔为,逐逐一饱糠籺肥。
注释
纱:指代男子的头巾。脚缠:古代女子缠足。
桑弧:用桑木制作的弓。
蓬矢:用蓬草制作的箭。
青云翮:比喻高远的志向。
户庭:家中。
识:见识。
俗:世俗。
才:才能。
缘远游:因寻求机遇而远行。
赤骥:红色骏马。
策:马鞭。
㹠犬:猪狗。
逐逐一饱:每日只为吃饱。
糠籺:粗劣的食物。
翻译
男子汉头上戴着三尺纱帽,不比女子脚上缠绕的三尺丝绸。用桑木弓和蓬草箭瞄准天地,落地便展现出凌云的志向。
天下各地英雄众多,但若不外出闯荡,空有一头白发。
有见识的人难以与世俗同流合污,无才之人又何必追求远方的游历。
难道没看见骏马只需轻轻一跃就能日行千里,何必辛苦驱策鞭打。
眼前的猪狗有何意义,不过是逐日填饱肚子罢了。
鉴赏
这首诗以男子头上的布巾象征男儿志向高洁,不同于女子缠足的传统习俗。"桑弧蓬矢射天地"描绘出男儿胸怀壮志,志在四方,犹如飞鸟展翅高飞。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困守家中、空度青春的人的惋惜,认为有识之士不应受限于世俗,才华出众者无需远行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赤骥摇足日千里"比喻有才能的人无需外力推动就能展现出卓越的能力,而"目前㹠犬奚尔为"则讽刺了那些目光短浅、只为眼前利益的人。最后两句"逐逐一饱糠籺肥"更是辛辣地批评了那些只图温饱,不思进取的行为。
整体来看,这首诗倡导的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超越世俗的追求,体现了钱时作为宋代文人对于人才价值和社会风气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