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只怜学语非鹦鹉,未敢高飞傍上林全文

只怜学语非鹦鹉,未敢高飞傍上林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自笑空怀蹈海心,苟全岂更慕千金。
况无吐凤才人笔,有负求凰贵客琴。
风露三朝劳速驾,葑菲一叶感知音。
只怜学语非鹦鹉,未敢高飞傍上林

鉴赏

这首诗是吴妍因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北京教育部三次电促入京编纂小学国文教科书却之》。诗中流露出诗人面对外界压力与诱惑时的坚定与自我反省。

首联“自笑空怀蹈海心,苟全岂更慕千金。”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有远大理想(“蹈海心”),但面对现实(“苟全”)时,不再向往世俗的财富(“千金”),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颔联“况无吐凤才人笔,有负求凰贵客琴。”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评价,以及对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的自责。这里“吐凤才人笔”和“求凰贵客琴”分别借用了古代文人追求才华与知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肯定与对理想知音的渴望。

颈联“风露三朝劳速驾,葑菲一叶感知音。”诗人以“风露三朝劳速驾”形容自己为完成任务而付出的努力,而“葑菲一叶感知音”则比喻自己对知音的理解与感激,形象地描绘出在繁忙的工作中,仍能感受到一丝温暖与理解的珍贵。

尾联“只怜学语非鹦鹉,未敢高飞傍上林。”诗人以“学语非鹦鹉”自喻,表示自己虽然能够学习,但并未达到鹦鹉般模仿的境界,即没有完全掌握或理解知识的精髓。同时,“未敢高飞傍上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更高目标的谨慎态度,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轻易放弃,展现了一种稳健而深思熟虑的处世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表达,展现了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独立思考与坚持自我价值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