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三坟左氏窥难遍,六事张卿问易穷全文

三坟左氏窥难遍,六事张卿问易穷

出处:《答睿父参知四首
明 · 胡应麟
廿载江天逐塞鸿,归来华发叹飞蓬。
三坟左氏窥难遍,六事张卿问易穷
伎俩久嗟鼯鼠薄,心期犹诧蠹鱼雄。
胡床夜夜双溪月,咫尺元规怅未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答睿父参知四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历经二十年漂泊后归来的感慨,以及对学问和理想的追求。

首联“廿载江天逐塞鸿,归来华发叹飞蓬”描绘了诗人二十年间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同追逐大雁飞翔于江天之间,归来时已满头白发,感叹自己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无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沧桑与无奈。

颔联“三坟左氏窥难遍,六事张卿问易穷”则展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三坟指的是古代文献,左氏则是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诗人表示自己对这些经典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六事张卿问易穷,则是引用了张衡研究《易经》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探索精神,即使面对困难也不放弃。

颈联“伎俩久嗟鼯鼠薄,心期犹诧蠹鱼雄”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叹自己在学问上的努力似乎被轻视,如同鼯鼠的伎俩不被人重视;但同时,他仍然以蠹鱼自比,尽管受到嘲笑,但仍保持雄心壮志,坚持自己的理想。

尾联“胡床夜夜双溪月,咫尺元规怅未同”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理想境界的向往。胡床是古代的一种坐具,这里借指诗人夜晚独坐,欣赏着双溪之上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或理想境界的向往,但遗憾的是,这种心境并未得到理解或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学问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