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侯七闽秀,六年客西州
出处:《东归留别幕中同舍 其五》
宋 · 孙应时
陈侯七闽秀,六年客西州。
兰荃自芳洁,应世良优游。
平生耐久朋,政复未易求。
相期故不浅,抗节追前修。
兰荃自芳洁,应世良优游。
平生耐久朋,政复未易求。
相期故不浅,抗节追前修。
注释
陈侯:指陈姓的某位人物。闽秀:福建地区的杰出人才。
秀:优秀,出众。
客:客居。
西州:西部地区,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州府。
兰荃:兰花,比喻人的高洁品格。
芳洁:芳香洁净,形容人品高尚。
优游:从容,悠闲自在。
耐久朋:长久的朋友。
政:通正,确实,真正。
易求:容易找到,轻易得到。
相期:相互期待,约定。
故不浅:深厚,非同一般。
抗节:坚守节操,不屈从。
前修:前代的贤人,榜样。
翻译
陈侯在福建一带出类拔萃,已经客居西部六载。他的兰花般高洁,应对世事从容不迫。
他一生珍视长久的友谊,这样的朋友实属不易寻觅。
我们的交情深厚,他坚守节操,追求先贤的美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五)》。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表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怀念。
"陈侯七闽秀,六年客西州。兰荃自芳洁,应世良优游。"
这四句描绘了陈侯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自己六年的西州之行。兰草自然芬芳,映照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优雅的情操。
"平生耐久朋,政复未易求。相期故不浅,抗节追前修。"
后四句则表达了对深交的珍视,以及难以寻觅真正友情的感慨。诗人强调了与朋友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并通过“抗节”一词,传递出一种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高洁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