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始终与国当同戚,愤抑沉身亦近狂全文

始终与国当同戚,愤抑沉身亦近狂

出处:《和夜读离骚
宋 · 赵希逢
孤忠烈日与秋霜,千古英魂在水央。
掩卷长吁悲往事,挑灯痛饮坐寒窗。
始终与国当同戚,愤抑沉身亦近狂
狼跋等诗今可覆,怡然意味最深长。

拼音版原文

zhōnglièqiūshuāngqiānyīnghúnzàishuǐyāng

yǎnjuànbēiwǎngshìtiāodēngtòngyǐnzuòhánchuāng

shǐzhōngguódāngtóngfènchénshēnjìnkuáng

lángděngshījīnránwèizuìshēncháng

注释

孤忠:独自忠诚。
烈日:炽热的阳光。
秋霜:秋天的严霜。
千古:千百年。
水央:水面中央。
掩卷:合上书卷。
长吁:深深叹息。
悲往事:悲伤的往事。
痛饮:痛快地饮酒。
寒窗:寒冷的窗户。
始终:一直。
同戚:共同的忧患。
愤抑:悲愤压抑。
沉身:投身其中。
近狂:接近疯狂。
狼跋:比喻艰难困苦。
覆:覆盖,这里指忘却。
怡然:愉快的样子。
意味:意味深长。

翻译

忠诚如烈日经受秋霜,千百年来英雄的灵魂漂浮在水面中央。
合上书卷深深叹息过去的悲伤,点灯痛饮独坐寒冷的窗前。
始终与国家共命运,悲愤压抑使自己近乎疯狂。
如同狼跋涉的艰难,这些诗歌如今可以翻过,但其中的欣慰意味最为深远。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和夜读离骚》,作者是宋代诗人赵希逢。诗中表达了对忠诚烈士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孤忠烈日与秋霜"描绘了烈士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如烈日秋霜般明亮。"千古英魂在水央"则象征他们的精神永驻,犹如江河中心的灵魂。

诗人掩卷叹息,追忆过往的英雄事迹,"悲往事"透露出对历史的深深哀思。他挑灯夜读,借酒浇愁,"痛饮坐寒窗",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激荡。"始终与国当同戚",诗人强调了自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愤抑沉身亦近狂",诗人的情感压抑到了极致,近乎疯狂,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极度不满。最后,诗人认为即使是狼跋等负面之事,也能从中汲取教训,"狼跋等诗今可覆",表明他从历史中看到了反思和改变的可能。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离骚》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历史和变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