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驱白石长虹跨,争似青龙短竹编
出处:《邑侯陶涟洲诗来云欲致政且喜其欲建河桥》
明 · 张天赋
渡口纷纷问渡船,未容停棹系厓边。
喜驱白石长虹跨,争似青龙短竹编。
击楫渡江誇壮志,捕风捉影陋虚禅。
野人拭目林皋下,花满江城月满天。
喜驱白石长虹跨,争似青龙短竹编。
击楫渡江誇壮志,捕风捉影陋虚禅。
野人拭目林皋下,花满江城月满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渡口繁忙景象与陶涟洲邑侯欲建河桥的喜悦之情,充满了对地方建设的期待与赞许。首句“渡口纷纷问渡船”,生动展现了渡口人流熙攘、急于过河的场景。接着,“未容停棹系厓边”则以动态之感描绘出船只匆忙穿梭的景象,展现出渡口的繁忙与紧张气氛。
“喜驱白石长虹跨,争似青龙短竹编”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河桥比作“长虹”和“青龙”,既形象地描绘了桥梁的雄伟壮观,又表达了诗人对河桥建设的期待与喜悦。这里不仅赞美了河桥的美观与实用性,也暗含了对陶涟洲邑侯政绩的肯定与赞赏。
“击楫渡江誇壮志,捕风捉影陋虚禅”两句,通过历史典故与禅宗思想的对比,进一步赞扬了陶涟洲邑侯的壮志与实际行动。击楫渡江的故事象征着决心与勇气,而“捕风捉影”则常用来形容徒劳无功的行为,此处用以反衬陶涟洲邑侯的务实与决心。
最后,“野人拭目林皋下,花满江城月满天”两句,以自然景色的描写收尾,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河桥建成后,将会为江城带来更多的繁荣与美丽。这里的“拭目”不仅指人们期待的目光,也隐含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渡口繁忙景象、河桥建设的描绘以及对陶涟洲邑侯政绩的赞誉,展现了明代地方官员在推动地方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为,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与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