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
出处:《观峄山牧牛歌》
清 · 王尔鉴
牧儿驱牛晓满峄,群牛乱石横山脊。
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
忽然扣角一长歌,南山白石纷坡陀。
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
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
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
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
忽然扣角一长歌,南山白石纷坡陀。
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
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
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尔鉴的《观峄山牧牛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牧牛图。首句“牧儿驱牛晓满峄”,展现了清晨时分,牧童赶着满山的牛群,充满活力的场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群牛乱石横山脊”和“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形象地刻画了牛群在山石间活动的形态,犹如石头与牛的奇特交融。
“忽然扣角一长歌”描绘了牧童的豪放不羁,他以牛角敲击出悠扬的歌声,与南山白石相映成趣。“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则刻画了牧童的装扮,朴素而自在,吹笛声与松风交织,营造出宁静而闲适的氛围。
最后两句“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描绘了牧童在自然中的惬意生活,夜晚归来,月光洒满田野,与牛群共饮,生活简单而满足。结尾的设问“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牧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画面,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