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使民皆农桑,乃是真儒耳全文

使民皆农桑,乃是真儒耳

宋 · 黄庭坚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
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
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
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
似闻阻饥馀,恶少惊邑里。
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
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
西连魏三河,东尽齐四履。
此岂小事哉,何但行治水。
使民皆农桑,乃是真儒耳

注释

给事中:古代官职,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令。
魁伟:形容身材高大、威武。
经明:精通经书。
河:指黄河。
恶少:品行恶劣的年轻人。
启钥:打开锁钥。
珠金:比喻珍贵的财富。
书奏纸:文书奏章。
魏三河:魏国的三河地区。
齐四履:齐国的东部边界。
农桑:农业和蚕桑业。

翻译

儒者担任给事中,顾公形象十分高大
他精通经典,曾治理黄河,策略颇有历史眼光
为百姓辛劳,又消耗财力,国家怎能无止境地承受
成功或许有天命,得到合适的人才令人欣喜
听说他因救济饥民,恶少们在城中惊慌失措
他打开宝箱,取出如明珠般的财富和美人
部内发生十起盗案,只有一二文书需要上奏
西边连接魏国三河之地,东至齐国四履区域
这难道是小事?岂止是治理洪水那么简单
让百姓都从事农桑,这才是真正的儒家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其一)》,主要描绘了顾公作为儒者在都运任上的表现和面临的挑战。诗中称赞顾公学问深厚,有雄才大略,负责河工事务,显示出他的经世济民之志。然而,他也面临着民生疾苦和盗贼横行的问题,尤其是听说有饥荒和恶少扰民之事。

诗中提到顾公既要处理国家财政("国计安能已"),又要应对盗贼("部中十盗发"),显示出他职责繁重。诗人强调真正的儒家不仅关注治水这样的具体事务,更希望百姓都能从事农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因此,诗中对顾公寄予了厚望,认为他的成功在于选贤任能,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顾公的儒者风范和治理才能,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体现了黄庭坚关注民生、倡导以农为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