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圣降灵留命脉,九州同气拒腥膻
出处:《台舟感怀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漫道扶馀拥仲坚,海滨邹鲁日中天。
潮州谪宦能驱鳄,汐社遗民有拜鹃。
千圣降灵留命脉,九州同气拒腥膻。
辽东皂帽聊城矢,一节徘徊愧昔贤。
潮州谪宦能驱鳄,汐社遗民有拜鹃。
千圣降灵留命脉,九州同气拒腥膻。
辽东皂帽聊城矢,一节徘徊愧昔贤。
鉴赏
这首诗《台舟感怀(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漫道扶馀拥仲坚,海滨邹鲁日中天”以“扶馀拥仲坚”的典故开篇,暗喻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同时将“海滨邹鲁”与“日中天”并提,既赞美了古代文化的繁荣,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文化地位的自豪。
颔联“潮州谪宦能驱鳄,汐社遗民有拜鹃”则转向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潮州谪宦能驱鳄”这一典故,赞扬了官员为民除害的勇气和智慧;“汐社遗民有拜鹃”则可能指代了对先贤或英雄的追思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颈联“千圣降灵留命脉,九州同气拒腥膻”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民族团结的重视,以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侮的决心。“千圣降灵留命脉”强调了历史人物对民族精神的贡献,“九州同气拒腥膻”则体现了对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捍卫。
尾联“辽东皂帽聊城矢,一节徘徊愧昔贤”以辽东的皂帽和聊城的箭矢为象征,回顾历史上的英勇事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前贤那样勇敢担当的自省与愧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责任的反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