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今西湖属官去,卖花乃亦遍户户
出处:《见负梅趋都城者甚夥作卖花行》
宋 · 赵蕃
昔人种田不种花,有花只数西湖家。
祇今西湖属官去,卖花乃亦遍户户。
种田年年水旱伤,种花岁岁天时禳。
安得家家弃花只籴米,尘甑炊香胜旖旎。
祇今西湖属官去,卖花乃亦遍户户。
种田年年水旱伤,种花岁岁天时禳。
安得家家弃花只籴米,尘甑炊香胜旖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人:古代的人。种田:耕作种植粮食作物。
不种花:不种植观赏植物。
西湖家:指西湖地区的人。
祇今:现在。
西湖属官去:西湖地区归官方管理。
卖花乃亦遍户户:卖花成为普遍的商业活动。
种田年年:每年种田。
水旱伤:遭受水灾或旱灾。
天时禳:祈求天气适宜。
籴米:买米。
尘甑炊香:简单的炊烟香气。
旖旎:形容华丽或美好。
翻译
古人种田不种花,只有西湖才有花。如今西湖归属官府,卖花竟成了每家每户的生意。
种田年年受水旱之苦,种花却能每年祈求好天气。
哪能家家都放弃种花,只为买米做饭香,生活朴素胜过奢华。
鉴赏
这首宋诗《见负梅趋都城者甚夥作卖花行》是赵蕃所作,通过对古人种田不种花与现今西湖花市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人先以“昔人种田不种花”起笔,暗示古代朴素的生活方式,接着指出西湖花市的兴起,“有花只数西湖家”,如今连寻常人家也种花卖花,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对花市繁荣的描绘,而是深入探讨了现实问题。“种田年年水旱伤,种花岁岁天时禳”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种田常受自然灾害之苦,而种花虽有天时之利,却也需要精心照料。他期望人们能回归本真,希望“家家弃花只籴米”,即放弃种花,专心务农,这样家中炊烟袅袅,米香四溢,生活或许更为踏实和满足。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花事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变迁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