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
出处:《郊居言志》
唐 · 韦应物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
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
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
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出去唯空屋,弊箦委窗间。
何异林栖鸟,恋此复来还。
世荣斯独已,颓志亦何攀。
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
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
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
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出去唯空屋,弊箦委窗间。
何异林栖鸟,恋此复来还。
世荣斯独已,颓志亦何攀。
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负暄:在阳光下取暖。衡门:简陋的门,形容贫寒之居。
尊中物:指酒,古代尊为盛酒的器具。
馀事:其他的事,指琐碎之事。
疏顽:疏懒顽钝,形容人的性格。
日夕:傍晚。
弊箦:破旧的竹席。
林栖鸟:生活在树林中的鸟,象征自由自在。
世荣斯独已:世间荣华富贵唯我独享。
颓志:消沉的志向。
闾里:乡里,邻里。
翻译
在简陋的门前晒太阳,遥望云彩归于远山。只在乎杯中的酒,其他琐事与我无关。
交往无需责备是非,可以任意自在地懒散。
傍晚时分临近清澈的溪涧,思绪悠闲而宁静。
离开时只有空荡的房屋,破旧的竹席丢在窗户边。
与林中的鸟儿有何不同,眷恋这里又回来。
世间荣华独自享受,颓废的心志也不再攀附。
唯有期待年成丰收,乡里人能露出欢乐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首句“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通过对阳光和远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享受自然之美的悠闲心情。“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则明确表示,只要内心充实,外界纷扰皆不相干。接着“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表达了诗人在隐逸生活中的自由自在,不受世俗道德的约束。
下片“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继续展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而“出去唯空屋,弊箦委窗间”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这种宁静氛围。紧接着,“何异林栖鸟,恋此复来还”以比喻的手法,强调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最后,“世荣斯独已,颓志亦何攀”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而“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平凡但充实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