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已孤
出处:《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其四》
宋 · 李弥逊
白发陈雷旧,交情贵不渝。
诗笺留晓炬,书雁聚春芦。
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已孤。
江皋一襟泪,不复见夷吾。
诗笺留晓炬,书雁聚春芦。
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已孤。
江皋一襟泪,不复见夷吾。
注释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经变白。陈雷: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姓名。
贵:珍贵。
不渝:不变,持久。
诗笺:写有诗文的纸张。
晓炬:破晓时分的烛光。
书雁:书信中的大雁,象征传递消息。
春芦:春天的芦苇,寓意生机与相聚。
忧国:关心国家大事。
言犹在:话语仿佛还在耳边。
知心:心意相通的朋友。
道已孤:道路孤独,无人理解。
江皋:江边的高地。
夷吾:指管仲,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此处可能借代知己。
翻译
满头白发的老朋友陈雷,我们的友情珍贵而不会改变。清晨的诗笺上还留有烛火的痕迹,书信中的大雁聚集在春天的芦苇丛中。
忧虑国家的话语依然在耳边回响,但知心的朋友已经离去,只剩下我独自一人。
在江边,我满含泪水,再也见不到像夷吾那样的知己了。
鉴赏
此段落出自北宋时期的诗人李弥逊之手,体现了诗人对故旧挚友的怀念与哀愁。首句“白发陈雷旧”,通过形容头发如霜、往事如雷鸣,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易逝,带有一丝感慨。
接下来的“交情贵不渝”则传递出深厚的情谊难以磨灭之意。诗人通过“诗笺留晓炬,书雁聚春芦”,描绘了夜间秉烛写作、日间以雁传书的情景,显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不忘旧谊的心迹。
然而,“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已孤”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孤独。这里的“忧国”,虽未明说,但可见其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知心道已孤”,则表达了诗人感受到了理解者渐稀的悲凉。
最后,“江皋一襟泪, 不复见夷吾”中,“江皋”指的是水边的堤岸,而“一襟泪”形容泪如溪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与友情的无尽哀思。末句“不复见夷吾”,则是诗人表达了再也无法相见、共同追忆往事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诗人对友情的缅怀,也是一种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