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牌灯大字题,高悬綵架果然奇
出处:《鳌山下灯市即事》
宋 · 顾逢
元夕牌灯大字题,高悬綵架果然奇。
鳌山山下人来往,只听笙歌不看诗。
鳌山山下人来往,只听笙歌不看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元夕: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牌灯:大型的彩灯,用于庆祝节日。
綵架:彩色的架子,用来支撑灯笼。
鳌山:一种装饰性的假山,常用于节日庆典。
只听笙歌:只顾欣赏音乐和歌舞。
不看诗:没有注意到诗词内容。
翻译
元宵节夜晚,大型灯笼上题有大字,确实奇特地高挂在彩架上。在鳌山脚下,人们来来往往,只专注于欣赏笙歌,而忽略了诗词。
鉴赏
这首宋朝顾逢的《鳌山下灯市即事》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会的热闹景象。诗人以"元夕牌灯大字题"开篇,强调了灯笼上大字装饰的独特之处,显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高悬綵架果然奇"进一步描绘了彩灯高挂的壮观场景,色彩斑斓,引人注目。
接下来,诗人通过"鳌山山下人来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人群如织,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人们被繁花似锦的灯饰吸引,纷纷前来观赏。然而,"只听笙歌不看诗"这一细节揭示了当时社会风俗,人们更倾向于欣赏音乐和歌舞,而非专注于诗词文化,这反映了当时娱乐方式的倾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灯会的繁华与世俗趣味,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