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文字为家计,百万阴功即寿乡
出处:《代为其亲寿 其二》
宋 · 李曾伯
两星相比映文昌,戏綵蹁跹戟卫香。
鬓底公因民事白,眉边人卜诏书黄。
五千文字为家计,百万阴功即寿乡。
要学元和同九老,未誇耆旧传襄阳。
鬓底公因民事白,眉边人卜诏书黄。
五千文字为家计,百万阴功即寿乡。
要学元和同九老,未誇耆旧传襄阳。
注释
两星:比喻官员的地位或才能。文昌:星宿名,象征文运。
戏綵:舞动彩带。
戟卫:持戟的卫士。
民事:日常政务。
白:形容头发斑白,暗示年长。
人卜:占卜吉凶。
诏书黄:指皇帝的圣旨,黄色代表尊贵。
五千文字:泛指著作或文章。
家计:家庭生计。
阴功:积德行善。
寿乡:寓意长寿的地方。
元和:唐代年号。
九老:九旬老人,指长寿。
耆旧:年高有德的人。
传襄阳:流传襄阳的佳话。
翻译
两颗星星比照文昌星,舞动彩带的士兵献上香火。官员因处理政务头发已显白,眉毛边预示着皇帝的圣旨到来。
五千篇文章支撑家庭生计,百万善行如同故乡的长寿祝愿。
他想效仿元和年间那群九旬老者,却不急于夸耀自己像襄阳的耆旧名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代为其亲寿(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祝寿诗,诗中充满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两星相比映文昌”一句,以天上的两颗星星相互辉映比喻父子、兄弟或朋友之间的关系,预示着他们的生活将如星光般灿烂。"戏綵蹁跹戟卫香"则描绘出家人团聚、欢乐的场景,"戟卫"指的是守护和保护,而"香"象征着吉祥和温馨。
接下来的两句“鬓底公因民事白,眉边人卜诏书黄”则表达了对长辈健康、寿命的祝愿。"鬓底公因民事白"中,“鬓”指的是头发旁边,而“公因民事白”暗示着希望长者的人事如同雪白般纯洁无暇。"眉间人卜诏书黄"则是祈愿长者的寿命如同黄土般坚固和持久。
"五千文字为家计,百万阴功即寿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繁荣和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关切。"五千文字"可能指的是诗书、经典或是历史记载,而“百万阴功”则暗示着积累善行,"即寿乡"则是希望通过这些善举获得长寿。
最后两句“要学元和同九老,未誇耆旧传襄阳”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以及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品德和长寿。"元和"可能指的是唐朝时期,而"九老"则是对古代九位贤者的尊称;"未誇耆旧传襄阳"则表达了对古人美好品质的传承与学习之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吉祥的寓意,表现出诗人对长辈的深切祝福,以及对家庭繁荣、个人道德修养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