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俯仰松下土,安得不为伤全文

俯仰松下土,安得不为伤

出处:《谒石翁先生墓
明 · 湛若水
瑟瑟秋风肃,霜高草木黄。
物情何所迫,嗷嗷雁南翔。
美人别云浦,相忆泪浪浪。
天地有尽期,炎飙变为凉。
贤哲皆有死,谁为金石刚。
念昔我夫子,乘云归帝乡。
迢迢十八载,望之云路长。
俯仰松下土,安得不为伤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悼念石翁先生的墓志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瑟瑟秋风肃,霜高草木黄",这两句以秋风和霜降象征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凄清烘托出哀思的氛围。"物情何所迫,嗷嗷雁南翔",通过大雁南飞的景象,寓言人生离散与无奈。

"美人别云浦,相忆泪浪浪",运用了比喻,将石翁比作美丽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石翁的深切思念,泪水涟涟,情深意重。"天地有尽期,炎飙变为凉",进一步强调生命的有限和时光的无情,暗示石翁的离世。

"贤哲皆有死,谁为金石刚",诗人感叹即使是贤哲也无法抗拒死亡,流露出对永恒的追求和对石翁逝去的惋惜。最后两句"念昔我夫子,乘云归帝乡。迢迢十八载,望之云路长",直接抒发对石翁的怀念,以及岁月如梦,遥望已逝的夫子,心中充满无尽的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