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出处:《玉溪归逢甥李相如汴中》
宋 · 晁补之
蛮乡俟天形,畏蠚复惮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那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辟,未信溯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吾心,酌此湘吴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那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辟,未信溯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吾心,酌此湘吴醑。
注释
蛮乡:边远地区。畏蠚:害怕虫害。
惮暑:惧怕炎热。
梦甥:梦中的外甥。
四门:四方之门。
魃旱:旱灾的鬼怪。
湘吴醑:湘吴两地的美酒。
翻译
在边远之地等待天象变化,既怕虫害又惧炎热。梦中盼望着远方的外甥,竹林中的风吹动着屋宇。
如今现实如同梦境,面对面诉说离别的愁苦。
一生艰难地驾驭马匹,年轻的面孔却有如猛虎之力。
是谁让太阳指向我们,江水却使渔网沉落。
桃李被当作仆人,遗留的饰品洒满江边。
常常担忧自己像抱石而死,再无机会踏足大地。
未曾料到能实现愿望,重获新生在明主时代。
不再追求远大的理想,无需羡慕杜甫的才华。
只忧虑世人的偏见,失去弓箭并非失去全部。
你的外甥如孔子般学识,父母更是鲁国的骄傲。
听说四方之门将开,我不信逆流会受阻。
上书祈求神灵降雨,缓解旱灾的痛苦。
北方自有能人,高山之上难道没有佳人?
你应展现你的才能,我回归是我本意。
期待你的两个儿子出类拔萃,其他孩子不足挂齿。
如何表达我的心情,就用湘吴两地的美酒来寓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玉溪归逢甥李相如汴中》。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蛮乡的艰辛生活,对远方甥儿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命运转变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艰苦环境中等待甥儿的到来,以及对甥儿才学的赞赏,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和期待。同时,诗人也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社会舆论的担忧,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关注,体现了其深沉的家国情怀。
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身处蛮乡,天气炎热且有虫害,内心充满忧虑。梦中与甥儿相见,现实与梦境交织,增添了思亲之情。后半部分则转而描述自己过去的困顿和如今的转折,暗示了得到明主的赏识和重用。诗人以“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比喻人才众多,表达对甥儿的期望和对自己未来的信心。最后,诗人以饮酒祝愿的方式,寄寓了对家庭和国家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充分展示了晁补之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