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雪无牟麦,分秧及早春
出处:《南交纪事》
明 · 潘希曾
往返南交道,东风浃二旬。
诹询虽未广,风土亦堪陈。
汉将标铜地,尧官致日辰。
鄙夷甘异习,凋谢尽遗民。
祝发无男女,加冠别缙绅。
黑牙喧鸟雀,赤脚走荆榛。
席地多盘膝,操舟悉祼身。
野栖茅覆屋,露积竹为囷。
断雪无牟麦,分秧及早春。
槟榔生咀嚼,橘柚杂芳辛。
蕉实黄初熟,椰浆白颇醇。
珍奇难得象,躔度易占鹑。
沉水来犹远,生金出岂频。
盛陈兵肃肃,绝少马駪駪。
蛇虺当筵舞,螺虾入鼎珍。
稍依濒海利,难与大方伦。
文亦同王制,圭仍析帝臣。
方言时假译,职贡岁常亲。
自适飞潜性,相忘覆载仁。
我歌聊志异,何日尽还淳。
诹询虽未广,风土亦堪陈。
汉将标铜地,尧官致日辰。
鄙夷甘异习,凋谢尽遗民。
祝发无男女,加冠别缙绅。
黑牙喧鸟雀,赤脚走荆榛。
席地多盘膝,操舟悉祼身。
野栖茅覆屋,露积竹为囷。
断雪无牟麦,分秧及早春。
槟榔生咀嚼,橘柚杂芳辛。
蕉实黄初熟,椰浆白颇醇。
珍奇难得象,躔度易占鹑。
沉水来犹远,生金出岂频。
盛陈兵肃肃,绝少马駪駪。
蛇虺当筵舞,螺虾入鼎珍。
稍依濒海利,难与大方伦。
文亦同王制,圭仍析帝臣。
方言时假译,职贡岁常亲。
自适飞潜性,相忘覆载仁。
我歌聊志异,何日尽还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南交纪事》描绘了南交之地(可能指今广东、广西一带)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特色。诗中通过东风连吹二十天的季节转换,引出对当地地理环境和习俗的考察。诗人提到汉将的铜地标志和尧官的天文观测,暗示古代文明痕迹。这里的居民风俗独特,如男女剃发、衣着简陋,以自然为食,房屋简陋,农耕生活艰辛但早春就开始插秧。
南交的物产丰富多样,如槟榔、橘柚、蕉果、椰浆等,但也反映出资源有限,如象牙珍稀,金银开采不频繁。社会秩序相对平静,战事较少,宴会上蛇虫舞动,海鲜是珍贵菜肴。尽管地处海边,经济活动有限,但仍有贡品进献朝廷。人们顺应自然,忘却天地之大德,过着简朴的生活。
诗人通过此诗记录异域风情,表达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回归淳朴社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内容丰富,展现了南交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