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怜春亦年年别,故向游人着意啼
出处:《题翎毛》
明 · 陈达
千叶桃花碧映堤,幽禽斜傍一枝低。
却怜春亦年年别,故向游人着意啼。
却怜春亦年年别,故向游人着意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春去春来的感慨。首句“千叶桃花碧映堤”以“千叶”形容桃花之繁盛,以“碧映堤”描绘出桃花与碧水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次句“幽禽斜傍一枝低”,通过“幽禽”(可能指鸟儿)的动态,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一只鸟儿斜倚在一枝桃花上,姿态优雅,增添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后两句“却怜春亦年年别,故向游人着意啼”,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虽然春天年复一年地离去,但桃花依然美丽,鸟儿依然欢快地啼鸣,它们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深情和对生命循环的思考。通过“却怜”、“故向”等词,诗人的情感细腻而深沉,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桃花、鸟儿等自然元素,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轮回的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